危险!男子羽毛球场上心脏骤停……90、00后也会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18:04
炎炎夏日,运动热情高涨,但突如其来的健康隐患可能就藏在运动的瞬间。近日,闵行区中心医院接诊了一位在打羽毛球时突发意识丧失、心跳骤停的男子,经紧急抢救和急诊手术,患者已转危为安。
日前,患者胡先生打羽毛球之前已有胸闷不适症状,但他没太在意,谁知挥拍的瞬间突然倒地,全身抽搐、呼吸微弱,随即心跳停止。幸好在场人员中有一名医生,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,并紧急呼叫120。10分钟后,急救人员赶到,心电监护显示室颤,给予电除颤和药物抢救后,呼吸心跳恢复。
送入闵行区中心医院后,急诊抢救室医师接力抢救,考虑其为急性心肌梗死、频发恶性心律失常,抢救过程中予10多次电除颤,当天心内科为其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手术,发现左前降支完全闭塞,迅速进行吸栓、支架植入术,最终血流恢复。目前,胡先生情况稳定。
“后来得知,这位患者有高血压史,但平时没有规律服药。”闵行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史鲁东说,规律锻炼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但并不是保险箱,年轻也不是保护伞。 生活中会遇见一些高血压、高脂血症的年轻患者拒绝服药治疗,靠体育锻炼来“治愈”疾病,这种理念是不可取的。
羽毛球、网球、马拉松等非对抗性运动中,出现运动性猝死,已成为年轻群体猝死高发场景。多为室速、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所致。
黄金救援窗口:第一时间的AED除颤及心肺复苏(CPR)是抢救关键。要抓住“黄金4分钟”,抢救越及时,成功率越高(每延误1分钟救治,存活率下降7%—10%)。
脱水→血栓风险:体液丢失导致血液浓缩,血小板聚集性增高,可能堵塞冠状动脉引发心梗。
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在青年期已形成,某些不稳定斑块就像“薄皮大馅饺子”,一旦破裂堵塞血管即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。
保命口诀:“运动难受马上停,症状持续速就医——宁可虚惊一场,不可终身遗憾!”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